首页> 少儿美术 >幼儿自己画的画于成年人干预下画的画在树木造型方面的比对

幼儿自己画的画于成年人干预下画的画在树木造型方面的比对

发布日期:2019-11-22 13:38:28

 

树木造型比对

儿童喜欢画树。树在儿童画里是最常见的形象,也是儿童最先了解的植物,每个儿童在幼儿阶段都有过画树的经历,我们通过儿童对树的了解过程,更能完整地看到儿童认知过程和发展轨迹。

幼儿画(1)

1这是一幅写生画,作者王欣锐5岁所画,这幅画的画面安排,主题突出,线条大胆流畅,树的形态变化也多,画面效果比较丰富。她不但能观察到树的高低,粗细大小,还能有意区别树叶的变化,中间位置的小树头右边的树枝叶,与高的树头叶有着明显区别。这个树,不是生活中的树,可以说离客观实际相差甚远,但这却是儿童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的认知发展,这个“不像”是正常的。像反而说明教育出现了问题。

幼儿画(2)

这其中的原因是,当孩子面对树干的复杂交错形态时,往往采取的方法是,把它“拆开”,按需要“重新组装”,树干像“棍棒”一样接在一起,还出现了像“漏斗”—样上边粗,下边细的树干形状,这又是为什么呢?(图2王一玮5岁)

儿童画的树枝特征是在每一树枝的上端都像用剪刀剪断的一样,这不是儿童故意画剪断的树枝,而是他们不知道不理解树枝由下而上不断的变细,直到变尖的过程。

对于一头粗一头细的树枝,要懂得整体照应和两根线的宽窄变化时才有可能画出。虽然他们对这些知识毫无了解,但画还必须继续,是上帝给了他们应对和解决的绝好方法,把它截断,往上不能长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孩子在画画时凭感觉找形,往往在画时会着意强调自己的感觉和发现。如画吃蛋糕,会把嘴画得很大,当他们完成树技的截面时会强调这个局部的截面现象,在画时又不会整体的照顾形,以至于造成树枝的上面宽了,树技的下边没有变化,所以,就造成了上宽下窄像“漏斗”的奇特形状。这还是孩子的心理作用,不是作画技巧的原因。

树的造型结构特别复杂,如果能画出自然形态的树的造型,需要整体的观察和细部的描绘,其中,还需要懂得结构、比例、空间、渐变、透视、遮挡、穿插、避让等知识,然而这些知识正是儿童欠缺的。

幼儿画(3)

儿童把往上生长的树枝“截断”后,再重新“组装”了他眼里的树枝,他们虽然从没学过怎样画树和树枝,但还是凭着感觉和“天性”,找到了“一剪子”剪断了事的方法,解决了所有画树遇到的问题。图3李祥涛5岁

幼儿画(4)

4贾云博5岁这幅画也能说明问题,这是一幅玉米写生,包着玉米外边的“衣裤”叶子,也被一一“剪断”,无一幸免,这其中的原因也与树干被剪断是一样的道理,是不了解下的无法之法。只要是儿童遇到同类问题,都会用无师自通的此方法解决。

儿童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自行解决,那为什么孩子画不出交错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叶昵?儿童知道树叶是长在树枝上的,但很细的枝条他们还感觉不到,前后技条的叠压和树头的厚度,孩子是感觉不到“看不见”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还不能认知物体的空间和遮挡,不能画出有两个或更多的树枝相互叠压在一起。

幼儿画(5)

叶子随树枝而画,树技没第二层了,树叶也就不可能有第二层了。所以,孩子画的树都是平面的,没有自然树形的神态出现。(图5李保澄5岁)

对只能感觉平面造型的儿童来说,厚度空间是不可能理解的。他们虽不懂却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仅凭感觉把最细的枝条接在了树干上的。就有了树叶都直接长在了树干上或像“糖葫芦”似的串在了一起画法。

这个现象不是儿童没好好观察,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还不能认知树干、树枝、枝条、树叶是按什么秩序装在一起的,这与画人不了解人的结构是一样的。

儿童连树叶怎么生长的都“看不见”,树叶的叶脉更是凭感觉画了。儿童能看见树叶上有纹理,但看不懂怎么生长的,知道树叶有叶脉,却不知道叶脉的生长方向。图6刘景雯5岁也只是随手画了个树叶叶脉的感觉,有这个意思就行了。树叶的叶脉分支大多沿着中心叶脉往树叶的前方两边延伸,直到树叶边沿。这些细节儿童是不能发现的,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多凭感觉画出。

无论树的体积多么高大粗壮,树叶多么茂盛,树枝结构多么复杂,在儿童那里都是一幅平面的,意象的与实际相差很远的他自己心里的那么一种带有装饰意味的树的造型。

这些看起来违背真实的画,都是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的不成熟原因促成,与知识技巧没有多少关系。儿童的造型是随意而成的,画时并没有这样想,也就是他们还不知道用高低、粗钿这个对比概念完成画面。

他们这个年龄还不懂树枝有粗细高低,遮挡、叠压、立体、透视,画好这些还需要整体观察的能力。

儿童直接对着树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生,是画的观察后的感觉,是看着真实的树,画自己的树,看着实物画自己的想象,实际上孩子画的还是感悟和理解。过了这个年龄段不用任何人教不会再画这样的树的造型了。

这种明显违背自然生长现象和视觉真实的画法不只是个别学生,而是绝大多数甚至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画树的明显特征。这样的画虽然不符合实际,但却符合儿童成长规律。

那为什么儿童会不约而同的这样画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树枝“长相”呢?儿童在观察具体事物时不是靠理性而是靠感觉,他们还没有整体的洞察全局的观念,更缺乏局部的细致观察能力,是怎么方便就怎么画。

成人画画如不懂造型要素简直无法继续,儿童要等长大后把问题搞明白了再画是不可能的,要是这样就没有儿童画了。儿童并没有因不懂就不画了,他们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趣的是,只要是儿童期间没受到过成人的,污染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这样画树。这是儿童自发的找到的应对这类问题的措施,简直是伟大的发明和创造。我们成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样的“招数”来的。

上面说的是儿童对树的生态画法,这里面只有感悟理解,少有成人直接教授的技巧,如果是儿童在画前受到成人的误导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造型特征呢?

所谓成人的误导就是在儿童还没能力观察发现树的造型之前,就向他们灌输了成人认为的树的形象,如简笔画就是直接向儿童教授了树的画法,从而导致了全国的儿童画的树都是一个摸样的“悲惨”景象。

最常见最典型流传最多至今不衰的就是这个造型。

幼儿画(6)幼儿画(7)

粗粗的树干,树干的顶端有V样形或两VV形的豁口表示树枝,树头用圆圆的弧线圏起来表示样式,在树头里面再结几个果子,有的还要画上树干疲或年轮。(图7、8)

幼儿画(8.9.10.11)

如果儿童在认知树之前就接受了这样的树形,即便是后来有机会又接受了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在绘画活动中这些形象也会经常“冒出来”,很难去掉原来记住的树的样式。(图8、9)

儿童画的树形受成人影响有这么几个特征:1.树干上端有V形豁口,树技上端是尖尖的,这个造型本身就违背了儿童认知规律,7岁多的儿童是不可能认知到树干由宽变窄和空间体积变化的,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树枝上端是平的,看上去像是“剪断的”。2.圆圆的树头或带弧线的圆树头是成人思维的典型特征之一(图9)。儿童观察事物不遵从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往往是从局部画起,画完一块再画另一块,画树也从一个技叶画到另一个枝叶,绝不会先对树有一个大的枝叶了解,先画一个树头圆圈再画树枝树叶,见前面原生态绘画树形没有一棵树是有圆头树形的。3.树症和年轮在正常情况下不是每棵树上都有,但受成人影响教授的树几乎都有,甚至久而久之成为模式化图形,在位置上也是定好的。见(图8、11)。凡树必有果,没有果子的树视为不完整,树上不能空着。(图9、10)。这是成人为儿童设计好的长年不变的树造型,儿童也没有分辨能力,既然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不可能怀疑的。就是这个全国统一的树的造型对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一个浪大的损害,在儿童画展览中只要有树出现,这个树形的占有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幼儿画(12)

具有成人思维树的简笔画造型除了圆头树外,还有塔式松柏树造型,树的一般造型是有三个三角形,最大的三角形在下方,以求视角上的稳,最小的在上方。(图10)。在幼儿绘画中,除了这些典型的造型特征还有一些“变种”类的树的图像,比如,树叶形的(图11图12)等都属成人灌输的树的形象,无论是圆头树还是塔式树的造型都是有违儿童发展规律的。

了解更多美院帮的新闻动态

  • 美院帮公众号

  • X美院公众号

其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