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画房屋与被干预下作画有何不同

幼儿画房屋与被干预下作画有何不同

发布日期:2019-09-02 10:05:16

 

房屋造型比对

人的生活离不开房子,儿童从小就知道了房子的作用,房子在儿童画里也是“常客”。看儿童画的房子是否是自己的观察,不需要太复杂的造型,简单的房子也“—目了然”。

70年代的平房因为取暖有不少带烟筒的,近十几年很少见有烟筒的房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不曾见过的带烟筒的尖顶房子已成为儿童画里的最常见的形象了,就是这个简笔画造型房子几乎每个在幼儿园生活过的孩子都曾画过,这个在中国被特定的房子“代言人”符号家喻户晓,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的城镇,很少见有不知道这个尖顶房子的小朋友,直到现在仍是房屋的“主打”形象,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房子的特征是:尖尖的房顶,有两扇窗户一个门,房顶上有个小烟筒。生活中见不到这类造型房子的踪影,这个小房子造型既不是孩子的观察,也不是孩子的生活体验,更不是孩子眼里的事物。

这种明显脱离儿童认知和生活的造型为什么会得以大规模的“泛滥”呢?为什么儿童美术在教育科学这么发达的今天,会出现与时代不“合拍”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有关。传统美术最汫究传授师承跟着师傅学。认为美术是一种技巧,要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才会,从临摹入手,看老师的示范去画,学的是一招一式。

儿童就像一张没有图画的白纸,头脑更像一个仓库,带烟筒的房子造型就是教师放到儿童“仓库”的一件东西,教给儿童画小房子就如同看图识字一样,从小让孩子记住老师教给的这个形象。

现代教育观认为儿童画是思维活动,不是单纯的技术,儿童能想到就能画出来,不需要先学画再画画,至少在幼儿阶段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儿童一个正确的引导,发展儿童的知觉,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和绘画热情,至于儿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去表达,是儿童自己的事。整个画画的过程是学生在想着画,在找方法。不是由教师制订了一个学画方法,让学生按套路去做。

而实际上,儿童画受儿童心理发展和年龄认知的影响,不是传统美术认为的,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向他们灌输多少他们就知道多少。儿童自有无师自通与成人不一样的学习系统,有着很好的感受能力和主见意识。当孩子的心理还没发展到能认知面前的事物时,就强教给他们还暂时不懂的事,对孩子思维的主动性损害最大,同时创造潜力也被抑制。

教肓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符合儿童年龄段的认知,不能硬教。虽然,在全国也很难看见带尖顶冒着烟的房子,在儿童生活里也没有这样的房子,但在幼儿园小朋友的画里这种小房子造型最多,这个不来自孩子生活的小房子就是教师硬教的结果。然而,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要在有极深传统文化根底的中国来说是很难“根深叶茂”的,特别是在传统文化根底非常深厚的山东更是难以发展,南方相对还好一些。

尤其认为不管是成人画、儿童画,美术就是“技术活”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人占多数。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不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没有美术专业经历,而是从“骨子里”天生的就这么认为,就像有些人从未见过蛇的也怕蛇,这就是怕蛇的基因在起作用了,这不是说一句别怕就能管事的。

比这更可怕的还有,学画孩子家长是教师的,父母是美术学院毕业或多少懂点美术常识的家长也这么认为。新思维教肓就像飘着的树叶,要想在这个传统观念这么深厚的地方歇歇脚或“落下脚”是很难的。

读者可做一个实验,不管这个小朋友在哪个省份,哪个区域,只要没受教过新思维教肓的儿童,你给他一支笔,要他画个小房子,孩子会感到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甚至说是小房子是他“最拿手”的“好戏”,能画出这种造型房子的几率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还更高。

这时,这个小房子的“身份”远不止只是个小房子了>它成了所有高楼房子的“代表”。

以至于儿童虽然从没见过这样的房子,但对这个房子的符号太熟了,不知道画过多少次了,一旦需要小房子出现,就会不假思索的随手就画了出来。

画这样的画,不需要儿童想,不需要儿童观察,只需要记住老师教的就可以了。这种强记忆的教法,磨灭了孩子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使儿童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只能听从老师的任意摆布了。

幼儿画房屋1

1这个小朋友“一口气”画出了大小五个尖顶冒着烟的房子,以此来表示是一片居民区。如果需要不论画多少高楼房子,也只是量上的增多,不会有其他的造型了>因为他画的是“死记”,不是生活中的观察,在他的头脑里只认这个房子,甚至是拒绝新式房子造型涌入。

尖顶的小房子不来自于生活,只源于灌入,这个形象不是儿童的认知,是成人强行灌入的假的儿童画造型。这个造型无论是不是儿童画的都不是真的。

幼儿画房屋2

幼儿画房屋4

这幅(图2)两个窗户一个门的小房子在造型上比较“标准”“出镜率”特别高,非常常见。另外,在纸的上角只画半个太阳,太阳旁边有一溜云彩的造型也特别“经典”,这也是模式化图形的“杰出代表”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经演变的小房子造型,虽有些区别,但大同小异,基本属同一类房屋造型。像图3、4中的小房子及树、花草,在造型上都是比较典型的。

幼儿画房屋5

房楼的成人思维除尖顶房子外,还有房屋的空间感,它虽没有像尖顶房子的明显特征,但却有常人不易察觉的成人眼里的才看到的世界。房子有屋山,有前后,有近大远小的区别。(图5)

这个小房子不但有透视现象的屋山,屋前还有开阔地和花草,还有房后的远山,显现出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关系。这种儿童画成人眼里的事物不是“业内”人是很难看出问题来的。因为成人看了也舒服,符合成人欣赏习惯。最大的问题不是偶尔见几幅这样严重违背幼儿认知的儿童画,这样“好看”的画,无论在画展上,作品集里,培训班里或生活中非常常见。这样的画大多不是儿童自己所为,而是由老师代笔画的。

幼儿画房屋6

6这幅画在构图上是很漂亮的,小房子建在一个有坡度的山上,在画面中较为突出,远处在有坡度的山那边有一棵同样“经典”的树的造型,呈现出有前后,有深度的纵深感。像这样的画面,这种复杂的景深关系儿童要在9岁多以后才能逐渐被认知,而这幅画的作者署名是4岁。这是典型的向儿童直接灌入成人意识的做法。

由于儿童观察事物受心理发展不成熟所限,他们的观察水平是与当时的心理感觉和认知相适应的,他们这个年龄是“看不见”立体结构和透视现象的,对空间、远近、大小也没概念,如没有成人的“帮助”是完不成具有空间意识绘画的。

儿童“看不到”搞不懂不能认知的事物却还得这样画,这样会使儿童丧失了观察的主动性,是一个非常坏的教育结果。

源于儿童观察和生活体验的房子应是平面的,没有空间和透视感,房子的外型和内部结构只能平面不会有“屋山”出现。楼房的排列也只有横向排列,不会有前面的楼挡住后面的楼这种现象出现,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楼房的纵深排列。他们的“文章”都做在表面,不可能有“深度”的。

这一排楼虽然有高有低,造型各异,窗户及墙上的纹饰各有不同,但楼房是平面的,没有立体感。正常情况下儿童在八九岁之前画的楼房有空间感的立体的就属成人意识,画的楼房很像的,逼真程度高的,假的儿童画的可能越大。

幼儿画房屋7

楼房是平面的,歪歪斜斜的才是儿童的真作。图7这是一位5岁儿童画的圣诞节之夜,在楼房前,麋鹿拉着雪橇送来了节曰礼物,有好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这三栋楼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花纹,不同的构造,但也只在“表面”,楼房没有空间感,位于中间的楼房结构样式复杂,在楼的中间好像是凸出一块,看来想表现一定厚度又无法画出凸出来的那个墙面,只好把窗户挂在了两边。

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不认知的事物,不像成人不知道就要问,答案也只有一个不能凭空臆造。孩子就不同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画出形式多样的同一件事物。各有各的答案,各有各的表达形式。中间的楼房由于画出的“故事多”线条复杂,与其他楼房自然形成了线条的疏密关系,突出了对比作用,增添了楼房样式的丰富性。

幼儿画房屋8

8是黄海6岁时所作的画排四栋楼房,有平顶的,有尖顶的,也有圆顶的,在造型样式上也有很大区别,楼房的外观纹饰也有很多不同,没有深度,没有厚度,没有空间感,虽然楼房及纹饰很复杂,但文章也做在了表面,没“画进去”,这种表面文章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为,是正常的。除了把楼房的样式画得多样,在装饰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左边的两栋楼他用了两种主要花纹来装饰了楼房,一是几何形花边,再是数字组合,布局也很好看。

用数字当花纹,是小朋友经常做的,也有用字母的,也可能是他刚刚学会数字,急于想表示他会写,就在这里表现了出来,他是在展现自己“有学间”。在右面的两栋楼上,他使用了大量的交叉线装饰楼房,效果也很好。

幼儿画房屋9

9张秉赫画的楼房更像几组积木,因为他年仅4岁,不可能像(图8)那样对楼房有个大致的了解,画的楼房也就更不像楼房了,但他画的楼房虽然歪歪斜斜,也有他自己对楼房的理解,画得不像一点儿也没影响到他对楼房的感觉发挥。

左边的一栋楼房,不但在底层有门,往上有窗,每一层的楼梯也是清晰可见,这是儿童典型的透明画法,只要是知道的就画出来,不一定非是看见的。

带楼梯的楼房是他的发现,很有自己独特视觉,说明他在按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在画。每个儿童都会受个性、环境、认知、教育的影响,都会对同一件事物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儿童画出的楼房造型仅凭他们的认知和观察,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绘画,大多数儿童都是在“平面”视觉上做文章。但什么事都有可能有例外,那些对造型感悟特别强,感觉特别好,又恃别喜欢画画的孩子,在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对“纵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仅凭感觉就画出了“立体”意味的房屋造型的也不是没有。这个“立体”造型与成人直接灌输的造型是不同的。

幼儿画房屋10

成人直接教的房屋造型是成人眼里的事物,儿童是“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是模式化的统一的造型样式。而儿童通过宣接感悟的造型,不会有与此重复的样式出现。虽然他们在画出这个造型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画,但却是他们自己“觉得”应该这样。图10是张致鸣5岁时画的一间平房,看看这个歪歪曲曲的线条以及画面布局安排就知道这是一幅5岁左右的儿童所为,这个房屋造型只属于他本人,全国的儿童也不会与他画的房屋“重样”的。

这个房屋最突出最让人震撼的特征是有两个屋山,这两个屋山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个房屋是儿童自己的感悟所得,因为儿童知道有两个屋山,他就要表现出来。在生活里谁也不会同时在一个角度看见只有在两个位置看见的景象。如果是成人教肯定是只有一个屋山,不会有两个的。

儿童画画不是真实的对事物作客观的表达,而是凭感觉画出自己的了解。在画中可以看出,他已感觉到房屋脊上有凸起的部分,但也不知道是什么或作什么用,他就用自己的理解沿房屋脊的周围画出了一圏类似花瓣型的花纹,画着画着又收不住了搞不清界限了一直画到了墙体上。“画过头”也是儿童画的自然状态,因为儿童在思考和观察时不考虑整体,往往是从一个局部开始画起,画高兴了连画过了都不觉察。

他除了画出了屋脊上的盖瓦,左屋山上横线与屋上的斜线分别是砖和瓦的意思。这幅画除了有两个屋山能显示他对形体的超常感觉之外,别的地方并没有特别之处,如右边的楼梯台阶都是平面的,没画出台阶的透视线,在一幅画里有立体有平面两处认知这也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大特点,这与幼儿画的同一人腿是双线,胳膊却是单线是一个道理。

有两个屋山就是表现了立体,房屋虽然没有纵深感,从认识上说已经算是画出立体了。还有比这更“雷人”的,图10已经让我吃惊不小,图11的出现更让我震惊。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迷茫。因为,由成人干预下的房子立体就是儿童模仿的具有成人思维的造型,这样的画一眼就可以看出。在这种造型里不会有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这两者不会“掺和”在一起的。画的房子又有立体概念,又是儿童感觉的房屋实在不多见。当我看到图11这幅画时,我震惊的一时不知所措,使我原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观点受到了动摇。

幼儿画房屋11和12

11作者4岁,在纸的底端有一条线,线下为地,线上为天,这是儿童区别空间的常见做法。这根线很平常>在儿童画里比较普遍,而线上的类似房子或竖立的板块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板块近大远小,越往深处越矮,纵深感非常强烈,每一件事物都有清晰的遮挡,每一个板块空隙中都有一个人。画面所表达的好像是几个人在赛跑,赛跑者头上还顶着个圆形的东西,左边的一位还顶了三个,看来是她觉得跑不过别人了,干脆不跑了,瞪着眼睛满脸疑惑的看着将要获胜者。右边的最近的跑了第一名,画出的人物动态很大,人将要失去重心马上倒地了。人物有强烈的运动感,主题非常突出。通常能画出这样运动感的幼儿不多。

看胳膊从肚子上长出来,两个眼睛间的距离,左大腿远离了人体这种不符合人的比例结构的画,就能判断出是幼儿凭自己的感悟画出的,没有成人意识的干扰。因这个现象不是成人所为,是她自己发现的,这不是只凭“认真学”能解决的事,认知和超人的感觉起了决定作用。

在画中这个幼儿所表现出的空间关系是超常的。如,遮挡、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空间的纵深感都是大部分幼儿所不能认知的。一位4岁的幼儿仅凭感觉就能画出这样的画,对造型空间有着这么好的感觉的幼儿少之又少。这也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学画态度是非常放松的,没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导,任凭孩子依性所为,画自己的感受。

我国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创立者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也称,“依靠记忆和推理表现建筑物复杂的比例、空间透视关系的能力以及画各种景象具体细节的能力一这种超凡的思维发展并不多见”“有一个叫李希林的小朋友,5岁时来参加实验班活动,他在没有经过美术培训的第一幅创作画里,已能表现出物象空间的各种透视现象,如桌面的圆形透视,楼房的立体空间透视、人物在画面空间中的前后透视关系等。”

感知能力较强的儿童对形比较敏锐,他们凭“觉得”就画出了空间和透视现象,但是他们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仅凭直感,直感是儿童把握形体的最好的办法,通过直感画出的形体要比硬教画出的形体生动的多。

年龄偏小5岁左右的小朋友很少有人仅靠直感画出复杂的符合客观真实景象的写生画来。但也不是没有。图12作者颜智乔5岁,这是一幅风景写生,景物和空间关系非常复杂。近景、中景、远景关系明确,景物里有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远的近的树五六棵,近处有大石头、小石头、花草。有荷塘有荷花,荷塘还拐了一个弯直通远处的石拱桥。石拱桥有石头的垒砌样式,有栏杆的造型,在桥两头有花草和观赏石与石拱桥连接相呼应。桥后头远处还有树木,因远处的树按常理应在桥的后面。因她不懂遮挡,只好把远处的树搁在半空中。能把这么复杂的景象有序的“装在”一幅画里,还“装得”这么好看,对一位“什么都不懂”的幼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幅画里造型起主导作用的是在画中央位置偏右的一棵大树。树干变化多样,树叶茂密,这棵树与树下的大石头和拱桥形成了画面的主题物。这三种物体稍微一动就会改变画面布局,给人的感觉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试想,把大树往正中间挪移一下,右边就略显空荡不紧凑了,也与石拱桥没有了呼应。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没有远近空间意识,把石拱桥放在了该放的位置上而旦放得还这么好。如果把石拱桥往下拉一点,大约与大树平行的话,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纵深感就会大大降低,也失去了远近的感觉了。

小作者能画出这么有感觉有感染力的佳作,也全凭她超常的感知能力,不凭理性思维。虽然,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儿童画不出这么“有感觉”的画,但毕竟有人能画出,看来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都有空间透视现象画面,我们怎么去区分和鉴别哪些画是成人干预或成人意识的,哪些是凭感知能力完成的呢?如果是成人直接教的,如图6给人的感觉“非常假”处处显示的都是成人思维,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画面呆板没有童趣缺少孩子气。而凭感觉画出的儿童画,仅仅是在处理空间透视方面显得超前和富有创造性,在其他方面处处是儿童眼里的世界,在处理空间和透视的关系上显露的也是童趣。

12画的完全是自己的感受,画面是平面的,并没有空间透视现象。如石桥的桥洞没有厚度,桥边上的树丛被搁置在空中,都说明她不知道有透视空间存在,在认识上没有超前。只是她仅凭感觉就能把这么多的景物合适的安排在一起,有着这么强的组合能力,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记忆、知觉、空间方面发展超常,对细节观察入微,颜智乔的风景写生很能说明这一点。

声明:内容摘自《解读幼儿图画密码》李凌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美院帮的新闻动态

  • 美院帮公众号

  • X美院公众号

其他动态